产业经济评论


产业经济学

  • OFDI、境外园区的逆向溢出效应

    李磊;刘博聪;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新时代我国开放发展的重要抓手,而积极开展境外园区建设并投资作为OFDI的一种特殊形式,更是我国合作共赢外交思想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研究OFDI以及投资境外园区对母国企业的逆向溢出效应,来回答对外投资举措对国内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相反,一般对外直接投资降低了母国未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投资境外园区则会提升未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二者产生逆向溢出的渠道分别为竞争加剧效应、信息共享效应以及集聚模仿效应。拓展研究表明,上下游OFDI强度的提高同样会导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而上下游投资境外园区强度的提高则会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此同时,OFDI以及投资境外园区也将影响母国企业出口、创新、利润、工资等变量,并导致经营绩效较差的企业退出市场。本文从境外园区的视角切入,不仅丰富了对外投资领域的相关研究,更为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借助投资境外园区反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兼具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025年05期 No.70 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管理工具”或“漂绿工具”

    周飞飞;

    本文探讨企业ESG表现其对税收规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推行ESG会加剧了税收规避程度,可见存在“ESG的避税效应”;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增强盈余压力和提高内部效率,显著提升税收规避程度;经济结果分析发现,企业ESG的避税效应会降低企业的价值;异质性分析发现,ESG的避税效应在产品市场地位低、业绩压力大、非重污染行业、地区环境规制强的样本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ESG表现影响税收行为的内在逻辑,同时对完善企业ESG评价体系、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所启示。

    2025年05期 No.70 2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12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的实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多时点DID模型的实证检验

    董延芳;何家欢;

    企业价值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会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采用A股上市企业2009—2019年的数据,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两阶段DID(DID2S)的方法,探讨该政策的实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地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ESG表现是该政策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两个机制。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仅对国有企业、三高行业企业和监测力度强地区的企业显著,对非国有企业、非三高行业企业、监测力度弱地区企业不显著。研究结论对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2025年05期 No.70 5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8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管任期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祁宝;林雅嘉;

    企业金融化本质上是高管将企业的经济资源配置到金融资产上的一种投资行为,而高管行为动机会随着所处任期阶段的不同而变化,但是已有研究并没有关注到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在高管任期内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利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任期不同阶段与实体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任期内其他阶段相比,高管在任职初期会显著削弱实体企业金融化;而在任职末期,则会显著加强实体企业金融化,且该正向作用在高管属于正常离任时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高管在任职初期会削减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在任职末期会增加更多的金融资产配置,而企业金融投资行为在国企高管任期内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此外,机构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高管任职初期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负向关系越弱,在任职末期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正向关系越强。最后,机制分析表明,高管短视程度的改变是高管任期影响企业金融化的一个内在原因。

    2025年05期 No.70 7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新型工业化研究

  • 新型举国体制下国有企业扶贫行为的地区示范效应

    狄灵瑜;张莹;

    新型举国体制下,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是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业绩的成功经验,亦会成为乡村振兴顺利推行的关键所在。现有体制下,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战略义不容辞,那么该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有效激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呢?为得到验证,本文选取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参与扶贫行为为例,探求国有企业扶贫行为对于同地区民营企业的示范作用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有企业扶贫行为存在显著的地区示范效应,即当国有企业扶贫投入额越高时,同地区民营企业的扶贫投入额亦会越高。第二,机制上,国有企业扶贫行为的示范效应主要源于国有企业的政治影响力。第三,当地区扶贫压力越大,越需要借助各方社会力量协助完成扶贫任务时,国有企业扶贫行为的示范效应亦会越为显著。当民营企业拥有政治关联或存在国有股东参股时,国有企业扶贫行为的示范效应会越为显著,但前提是民营企业自身具备良好的绩效和相对充裕的经营现金流。第四,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可赢得更多的短期政策性资源(政府补助、债务资源)和长期经济效益(ESG评级和媒体正面报道)。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展了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又一动因,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05期 No.70 9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以“专利审查高速路”为例

    王巍;郑撼;王聪;

    外部贸易环境恶化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合作造成较大冲击。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成为减缓贸易环境恶化影响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签订“专利审查高速路”协议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未与中国签订PPH协议的国家,中国在缔约国的价值链嵌入程度明显增加。异质性检验显示:中国专利密集型行业在拥有较高收入和竞争力水平的缔约国中价值链嵌入程度更深。渠道分析显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主要通过增加母国海外专利申请数量、减小母国在缔约国的被模仿风险以及缩短母国与缔约国的制度距离三个方面影响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引导产业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2025年05期 No.70 11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4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国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双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崔扬;

    生鲜电商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普遍存在多重风险源冲击,且风险源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为了更好地管控风险,在现有研究单风险单向传播的基础上,引入双风险交互传导概念,立足我国生鲜电商供应链视角构建囊括两个主要风险的SIIR双风险传导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系统考察了双风险交互传导过程对我国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双风险源的存在会导致生鲜电商供应链系统出现多个不同的平衡点,其稳定性取决于风险之间的竞争与诱发。第二双风险间的竞争机制,取决于两种风险感染率与治愈率差距的相对大小;双风险间的诱发机制,取决于不同风险之间的交替转变概率。第三通过丹东鲜草莓电商供应链案例分析可知,仓储物流风险和合作信用风险对其供应链的冲击都具有长期影响,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由于仓储物流风险的高感染率和低治愈率,使其更快地在该供应链中传播并短期占据主导地位;由于风险交替转变概率的存在,使合作信用风险被不断诱发,并转变为强势风险长期影响该供应链发展。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生鲜电商供应链多维度风险传导机制的理解和认识,也为利益相关者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2025年05期 No.70 14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2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数字化研究

  • 开源节流: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创新

    夏芸;孙彦冰;刘露薇;李宜霏;

    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颁布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从创新投入角度研究,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第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和处于初创期的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和地区数字化程度低的企业;第三,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可以节约企业成本,另一方面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进而增加股权融资与减少债务融资,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第四,从创新产出角度研究,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独立创新与协同创新,但尚未形成长效激励机制。研究结论有助于梳理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战略的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2025年05期 No.70 15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25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电子商务发展与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曹增栋;涂勤;夏文浩;

    推进电子商务与涉农企业的深度融合,是激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动力。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涉农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涉农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量化。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电子商务发展对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升了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示范政策的实施使得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了47%左右。第二,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机制表现为降低经营成本、增大研发投入和促进纵向产业融合三个渠道。第三,对于数字化转型程度高、行业竞争程度高、融资约束小、规模较大的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中国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事实与政策参考。

    2025年05期 No.70 183-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10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第十二届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征稿通知

    <正>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是工信部所属华信产研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和《产业经济评论》杂志社发起组织的产业经济领域学术高峰论坛。年会旨在搭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进行学术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产业经济学术思想碰撞,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和政策研究。

    2025年05期 No.70 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