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砚冰;白俊红;
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本文在理论分析新型举国体制助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设立构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识别各上市公司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数,并借助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举国体制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设立显著推动了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检验表明,新型举国体制通过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途径促进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处于良好创新激励环境、技术市场环境以及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而言,新型举国体制的赋能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结论为中国新型举国体制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政策参考。
2025年03期 No.68 12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12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朱健;徐光华;李晓东;
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促进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本文在理论分析企业ESG表现影响企业创新质量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企业ESG表现对于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ESG优势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以及管理层激励弱的企业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提升ESG表现可以通过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内部委托代理成本的机制影响企业创新质量。拓展性分析表明,评级分歧和环境规制强度均会负向调节ESG的创新提升效应;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研究表明提升效应不仅体现为专利质量的提高,也反映了创新效率的提升。此外,ESG评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存在行业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企业ESG建设,充分发挥ESG的创新效能提供了政策建议。
2025年03期 No.68 14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24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洪结银;刘朝阳;李静;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大意义,而企业是数字创新的主体,因此中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值得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7—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数字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为强化司法保护而设立的知识产权法庭提升了知识产权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保护效能;(3)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利于促进发明专利型数字创新、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创新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数字创新;(4)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披露创新信息和提高企业所在地城市知识产权关注度来促进企业数字创新;(5)知识产权与其他政策措施形成的协同保护,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本文研究表明,政府应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完善协同保护体系,为数字创新注入新动能。
2025年03期 No.68 169-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12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徐培;金泽虎;李静;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思潮高涨和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以2007—2020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贸易摩擦冲击下人才政策对出口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才政策显著弱化贸易摩擦对出口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摩擦冲击下人才政策的应对效应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生产率的出口企业。第三,进一步分析显示,高力度下人才政策对出口企业创新的调节效果最优,保障型人才政策调节效果最显著,人才政策未引发出口企业的策略性创新反应。研究结论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落实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借鉴。
2025年03期 No.68 187-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8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