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源;王赞信;
在全球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印度经济的迅速崛起及其实施的“对华产业替代”政策,对中国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通过灰色关联度、贸易结合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多维度评价方法,对中印美三边框架下的区位禀赋、产业优势及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2017年至2022年,中印与中美的贸易联系显著减弱,而印美之间的贸易及产业关联性则迅速增强。中国在资源型产业(农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和服装)、技术密集型产业(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以及化学品、药品、运输设备和汽车等领域,面临来自印度日益增强的竞争和替代压力。因此,中国应重点发展轻工业和高端制造业,以促进重化工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不断提升资源型产品附加值,并在确保关键产业链安全与自主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从而强化自身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的综合优势。
2025年04期 No.69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江东坡;金梦佳;韦周虹;
作为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国家食品质量标准是否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对增强水产品竞争力,促进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2000—2021年间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和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数据分析中国MRL标准升级对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MRLs标准的严格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尽管抑制了出口量,但是通过提高价格加成和质量促进了水产品出口额增长,且价格加成效应大于质量提升效应。相较发达国家,中国MRLs标准升级对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质量提升作用更显著。相较制成品,MRLs标准升级对水产初级品的质量提升作用更显著。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对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而中国自行制定标准对价格加成的影响更大。据此,中国应坚持等效采用国际通用MRLs标准,大力推进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积极利用公共政策降低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提升水产品出口质量和价格加成率,以制度开放推动水产品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No.69 1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王文凯;王珏;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各地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加大。面对财政压力,解决方法通常有开源和节流两种选择,地方政府会如何选择呢?同时会对公共品供给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利用2000年初逐渐实施的农业税废除政策对乡镇政府财政收入带来的外生冲击,手工收集浙江省2003—2005年乡镇层面的数据并构造了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指标,通过广义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农业税废除政策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显著增加了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的财政收入约为农业税损失的2倍。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工业发展有了显著提高,乡镇企业数量、利润和上缴税额均显著增加。这说明,在财政压力下,乡镇政府从原来靠农业税转向依靠发展工业取得增值税,即乡镇政府选择了开源。同时,结果还发现农业税取消显著增加了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品供给。该研究一方面为理解财政压力下基层政府行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另一方面也为解决基层政府面临的财政收入与支出不匹配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2025年04期 No.69 4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4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崔祥民;赵治理;
数智化转型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学界对其能否改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尚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法构建企业数智化转型指数后,实证检验其对管理层与员工间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数智化转型显著提高了管理层和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但员工薪酬的增幅不及管理层的一半,导致薪酬差距拉大。这种影响主要源于转型中的高级阶段,即数字化和智能化阶段。在使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利用“智慧城市”作为政策冲击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发现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智化转型通过提升管理层权力加剧了薪酬差距,但同时也会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职能组织结构,部分抑制薪酬差距的扩大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代理成本企业中,数智化转型对薪酬差距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弱;且这种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高科技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却能显著抑制薪酬差距的扩大。进一步分析中,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衡量企业高质量创新,发现薪酬差距对创新呈显著倒U形影响。本文的研究启示在于,政府和企业在推进数智化转型中应统筹考虑效率与公平,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数智化转型向更加包容的方向发展。
2025年04期 No.69 5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27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刘庆丰;丛正龙;
本研究通过采用交叠双重差分(Staggered-DID)模型,基于2012年至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深入分析了留抵退税改革对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该项改革显著地促进了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通过提升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提高现金持有比例、增加短期债务及商业信用融资等途径,有效地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信用评级的提升也进一步强化了留抵退税改革对资本结构优化的正面影响。异质性分析揭示,面临高税费压力的企业、民营企业、盈利能力较低的企业以及信贷限制较高的企业从资本结构的优化中获益更加显著。本文为理解税收政策调整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对优化税收政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及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2025年04期 No.69 8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