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场全球化中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前提、重点任务及政策保障Build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e Home-Market Globalization: Strategic Premise, Major Task and Policy Guarantee
刘志彪;凌永辉;
摘要(Abstract):
从客场全球化向主场全球化进行转场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下的必然选择。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最大限度地吸收全球要素资源,从而促进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种主场全球化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其战略前提是要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使国内市场循环产生能够虹吸全球创新资源的强大"向心力";重点任务是要培育内需主导型GVC,尤其是GVC上的"链主"和"隐形冠军"企业,这是关乎双循环下产业链安全稳定的关键节点;政策保障是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以此来完善和优化市场机制,从而实现良性、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以及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
关键词(KeyWords): 主场全球化;新发展格局;统一市场;全球价值链;竞争政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项目编号:21ZDA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s): 刘志彪;凌永辉;
DOI: 10.19313/j.cnki.cn10-1223/f.2021.06.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劲,尹西明.建设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国企创新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11):19-30.
- [2]干春晖,余典范.中国构建动态比较优势的战略研究[J].学术月刊,2013,45(4):76-85.
- [3]刘志彪.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分享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战略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49(2):51-59+159.
- [4]刘志彪.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19,4(12):5-13.
- [5]刘志彪,凌永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研究视角、逻辑主线和总体框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4(2):83-93.
- [6]凌永辉,刘志彪.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特征与政策启示[J].经济学家,2020,4(6):26-34.
- [7]魏琪嘉.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N].人民日报,2020-06-17.
- [8]吴敬琏.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关键一步[N].人民日报,2016-06-22.
- [9]许惠龙,康荣平.隐形冠军:全球最优秀的公司[J].管理世界,2003,4(7):150-152.
- [10]杨伟民.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A].吴敬琏.比较(2021年第2辑)[C].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 [11]Gereffi,G.,1994,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Commodity Chains:How U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s[A].Gereffi G.,Korzeniewicz M.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C].Westport,CT:Praeger.
- [12]Motta,M.,2004,Competition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3]Spengler,J.J.,1950,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ntitrust Polic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58(4),pp.347-352.
- 1生产要素流动的社会分割,如城乡之间因身份、户籍不同而导致的生活方式、收入水平、社会公共福利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生产要素流动的区域分割,如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跨地区互不配套和互不衔接、信息跨地域流通不畅等问题;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分割,如某些地区的文化、习惯、地方法规、政策和条例等对生产要素的市场流动造成抑制。
- 1资料来源:参见魏琪嘉(2020)。
- 2 目前全世界处于GVC上游的“隐形冠军”有3 000多家,其中尤其以德国为最,独占1 300多家。
- 1资料来源:参见杨伟民(2021)。
- 2 参见《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 /14/content_5082066.htm。
- 1譬如,地方政府的区域性产业政策就在客观上助长了分散竞争体制下的对统一市场的分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行政区经济”特征,这是限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人为割断产业链联系、实质性地阻碍产业集群成长的主要因素。